成吉思汗为何将王位传给孙子忽必烈,而非儿子?
忽必烈,全名孛儿只斤·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的父亲是成吉思汗的第三子拖雷,作为蒙古帝国元朝的开国皇帝,忽必烈在蒙古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51年,忽必烈的长兄蒙哥继位成为大蒙古国皇帝,即蒙古帝国大汗,蒙哥即位后,由于忽必烈在蒙哥的同母弟中“最长且贤”,很快就被任命负责总领漠南汉地事务。
成吉思汗在远征西夏时不幸去世,当时并未确定继承人,在成吉思汗的儿子中,三子窝阔台和四子拖雷被视为最有希望继承王位,按照蒙古的传统,幼子通常是即位的人选,而且成吉思汗也把蒙古那一块封给了拖雷,拖雷却愿意辅佐兄长,不愿做大汗,成吉思汗死后即位的不是他的孙子,而是三子窝阔台。
窝阔台去世后,汗位传给了儿子贵由,贵由去世后,由贵的妻子统治蒙古帝国,后来,拖雷的儿子蒙哥抢到了汗位,导致蒙古帝国分裂,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夺汗位,最终忽必烈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元朝。
忽必烈是拖雷的儿子吗?是长子吗?他为何能继承皇位?
忽必烈是拖雷的第四子,而不是长子,拖雷的长子是蒙哥,即后来的蒙古帝国大汗,在蒙古习俗中,父亲之后,最小的儿子监国,等忽里台大会选择出新的大汗后再继位,并没有长子继位的习性。
忽必烈之因此能继承皇位,一方面是由于他在蒙哥担任大汗期间扮演了关键角色,获得了蒙哥的深厚信赖;他在蒙古帝国内部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最终在阿里不哥的挑战中取得胜利,建立了元朝。
蒙哥为何将位子传给忽必烈?
蒙哥并没有将位子传给忽必烈,而是在去世前并未指定继承人,这使得蒙古帝国在蒙哥战死后陷入混乱,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了争夺汗位,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忽必烈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击败了阿里不哥,登上了大汗的宝座。
蒙古大汗的宝座是怎样落到忽必烈手中的?
公元1259年,蒙哥病逝,蒙古帝国陷入混乱,忽必烈在此时自立为汗,虽然这一举动并未得到所有蒙古贵族的认可,但他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和高超的政治手腕,最终击败了阿里不哥,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
在贵由去世后,由于术赤家族和拖雷家族的联合,使得汗位转移到拖雷家族长子、忽必烈的哥哥蒙哥手里,忽必烈在蒙哥去世后,经过与阿里不哥的激烈争夺,最终登上了大汗的宝座,虽然窝阔台并未直接传位给忽必烈,但窝阔台在位期间所采取的治国方略和政治措施,为忽必烈的崛起和建立元朝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