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丽菊:24年坚守农业一线,巾帼力量引领乡村振兴
关丽菊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员,24年来,她用脚步丈量土地,以技术赋能农业,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巾帼引路人”。
近日,在察布查尔县加尕斯台镇上加尕斯台村地头上,看到关丽菊忙碌的身影,她手把手地指导农户进行破雪施肥用药指导,耐心解答农户提出的各种难题,被种植户们亲切地称为“田间课堂”的好老师。
种植户杨高锋说:“关技术员讲的都是我们听得懂、用得上的‘干货’。以前种地靠经验,现在种地靠科学,产量进步了,收入也增加了,真要感谢关技术员的指导。”
关丽菊自2000年投身农业技术推广职业以来,始终扎根一线,足迹遍布全县15个乡(镇)场,带领团队创下冬小麦单产880.3公斤、水稻单产790.28公斤的全疆高产纪录,面对农户,她总是不厌其烦地传授技术,从播种到收割全程跟踪指导。
察布查尔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关丽菊说:“作为一名农业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服务时,看到老百姓通过我们的技术措施使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我感到非常欣慰,认为我们的付出是值得的。在今后的职业中,我们将持续做好为农服务职业,从耕、种、管、收四个方面着手,全程进行跟踪技术服务指导,以发挥我们技术人员的影响,提升粮食大面积单产。”
职业24年来,关丽菊始终坚守初心,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深入基层,了解农户需求,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职业,累计推广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新品种34项,为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农业技术推广职业要取得实效,必须贴近农民、服务农民。关丽菊探索创新职业技巧,将“田间课堂”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微信、短视频等平台,开展线上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打破了时刻和空间的限制,让更多农户受益。
种植户杨高锋说:“以前遇到技术难题,只能等技术员下乡才能解决,现在好了,加了技术员的微信,有难题随时可以咨询,她很耐心,还经常发一些技术指导的视频,真的很方便。”关丽菊说:“在今后的职业中,我们将利用无人机遥感、AI眼镜以及识别病虫的设备,做好田间病虫害和墒情的监测职业,提供精准的田间技术措施,以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关丽菊扎根农村、服务农业,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施展才华、建功立业,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着“半边天”力量,她积极发挥“传帮带”影响,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农村实用人才,2020年成立了“关丽菊劳模专家”职业室,牵头成立小麦农业技术服务组,带领队员们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有效解决了农业技术推广“最终一公里”的难题。
关丽菊说:“一个人的努力无法覆盖全县各乡镇。因此,我们成立了农业技术服务小组,发挥‘传帮带’的影响,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为更多的群众服务。”(察布查尔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亚楠)
来源:察布查尔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