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维也纳圆舞曲结构?
《维也纳森林圆舞曲》是小约翰施特劳斯创作的圆舞曲。
中文名
维也纳森林圆舞曲
作者
小约翰施特劳斯
又被称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
《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小约翰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部杰作。完成于1868年,同年六月十九日初演于维也纳,并由作者亲自指挥。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郊区有一片秀丽的森林,它离城市不远,历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这片森林也是许多居住在维也纳的大作曲家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森林的美景常常激起他们的灵感。约翰施特劳斯是地道的维也纳人,《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就是他献给故乡的赞歌。为了使乐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作者在管弦乐队里破例地加上了奥地利的民间乐器齐特尔琴(原文为Zither,是一种拨奏弦乐器)。
这首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其结构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式。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很长的序奏。两支圆号的旋律描绘了优美动人的风景,双簧管和单簧管吹出抒情流畅的曲调,象是牧人的牧歌和角笛。钟声的响起,使音乐增加了很多光彩。接着,大提琴缓缓奏出第一圆舞曲的主题动机,作为全曲的引子。大提琴浑厚的音调、圆号秀丽的牧歌和长笛玲珑的装饰音节,构成了一幅极美好的且色彩斑斓的音画,特别优雅动人。齐特尔琴的加入更增添了浓厚的奥地利民族色彩,这种特色型乐器拨奏出这首圆舞曲中最主要的一段旋律,轻柔而华美,仿佛晨曦透过浓雾照进维也纳森林,还伴随着鸟儿们婉转的鸣叫。
二、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
圆舞曲(Walzer),有时音译为“华尔兹”,是奥地利的一种民间舞曲,18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伴奏中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
它通常由五首心情和调性相仿的舞曲连贯组成,注重内容的深入了解性,既能在舞厅里伴舞,也能在音乐厅里演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
三、维也纳圆舞曲的特点有什么?
约翰 施特劳斯继承和进步了古典音乐中生活风俗性小品和舒伯特圆舞曲的专业传统,以民间连得勒舞曲、进行曲为基础,将维也纳圆舞曲的样式固定下来,即:引子,五首有调性联系和心情烘托的舞曲,尾声。
圆舞曲以弦乐为主导,加强弦乐与木管音色对比的配器手法;具有华丽流畅的旋律和深入了解形象鲜明等特点。
四、什么维也纳音乐风格?什么是那不勒斯音乐风格?
根据我自己的领会,维也纳风格就是德奥风格的一部分,它的特点是严谨、朴素、内敛。当然德奥风格里面也有区分,奥地利的音乐要比德国的柔软一些,德国音乐更硬一些,都是相对而言的。那不勒斯风格就是意大利风格,特点是热诚奔放、自在、不拘小节、极具歌唱性。
五、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的乐曲赏析?
这首乐曲由序奏、五个圆舞曲和尾声构成,其结构属于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式。乐曲的开始是一段很长的序奏。两支圆号的旋律描绘了优美动人的风景,双簧管和单簧管吹出抒情流畅的曲调,像是牧人的牧歌和角笛。钟声的响起,使音乐增加了很多光彩。接着,大提琴缓缓奏出第一圆舞曲的主题动机,作为全曲的引子。大提琴浑厚的音调、圆号秀丽的牧歌和长笛玲珑的装饰音节,构成了一幅极美好的且色彩斑斓的音画,特别优雅动人。齐特尔琴的加入更增添了浓厚的奥地利民族色彩,这种特色型乐器拨奏出这首圆舞曲中最主要的一段旋律,轻柔而华美,仿佛晨曦透过浓雾照进维也纳森林,还伴随着鸟儿们婉转的鸣叫。
第一圆舞曲为F大调,描绘出了森林清晨的美景,及大众轻歌曼舞的场面。
第二圆舞曲为降B大调,由大提琴呈示出来。这段主旋律与前面序奏中基塔琴所演奏的主题几乎完全相同,但节奏要快得多,舞蹈性极其地强。
第三圆舞曲为降E大调,三部曲式。描绘的仍然是森林美景。
第四圆舞曲在降B大调上,二部曲式。前半部分轻快、流畅,旋律充满跳跃性;后半部分活泼、优雅,伴奏部分引人入胜。
第五圆舞曲为降E大调,这一部分不仅活泼,而且节奏性非常强,使得整个乐曲达了最高潮。
乐曲的小编觉得部分很长,在这里依次出现了第四圆舞曲、第一圆舞曲和第二圆舞曲的主题;之后,序奏时的“齐特尔琴”动人的旋律重新出现;终止部分采用了乐队的合奏。这一切好似一个划重点,引人再一次回顾维也纳森林的各种秀丽景色。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c995d143ad4bd113d046c1e75dafa40f4afb055f
六、冯骥才的维也纳生活圆舞曲的读后感30字?
主要写了鸟鸣圆舞曲,鲜花圆舞曲,弯道圆舞曲,酒馆圆舞曲,讲了在这个音乐之都中,最重要的并不是到处都有的音乐会,到处都有的音乐家雕像与故居,随时随地都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存在
七、皇帝圆舞曲还是凯撒圆舞曲?
是皇帝圆舞曲。
皇帝圆舞曲,作品第437号(Kaiser Walzer,op.437),奥地利作曲家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作于1889年秋,同年10月在柏林王宫庭园舞厅由作者亲自指挥进行首次演出。当时作者担任宫廷舞会乐长,曾创作两首以皇帝为题材的圆舞曲,另一首是为庆贺奥皇即位40周年而作的《皇帝庆典圆舞曲》(Op.434),写于1888年。而本首《皇帝圆舞曲》以华丽的旋律、典雅的风格胜过前者,且广为流传。
八、圆舞曲圆舞曲是几拍子的?
圆舞曲是3/4拍子。圆舞曲又被称为是华尔兹,是一种3/4拍子的舞曲,它起源于奥地利北部的一种民间三拍子舞蹈,旋律流畅,节奏明显,圆舞曲分快、慢步两种,著名的圆舞曲有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韦伯的《邀舞》等。
九、圆舞曲是什么?谁是圆舞曲之王?
圆舞曲之父指的是大约翰史特劳斯(Strauss,Johann(Vater))
圆舞曲之王指的是小约翰史特劳斯(Strauss,Johann(Sohn))
十、维也纳金色大厅在维也纳哪里?
维也纳金色大厅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贝森多夫大街12号。
金色大厅由T冯汉森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建筑。外墙黄红两色相间,屋顶上竖立着许多音乐女神雕像,古雅别致。
是维也纳最古老、最现代化的音乐厅,是维也纳也是全球上著名的音乐厅其中一个。维也纳交响乐团每音乐季的每季度至少在此举办12场音乐会。